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极文学

极文学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大夏第一纨绔,征服公主后开始造反 > 第39章 皇帝遇刺京城暗流涌动

第39章 皇帝遇刺京城暗流涌动(1 / 3)

“怎么样,诸位对这屯田之法,有何意见?”

一众官员随即议论道。

“此法,甚妙!”

“让边军屯田,只保留少部分精锐随时机动,其余则围绕边疆开垦田地,所种出的粮食除了留足军粮所需之外,余下的上缴户部。”

“既解决了军需运送的难题,还缓解了财政上的困难,此法甚妙。”

“不仅如此,上面提到这屯田之事,不允许边军将领插手,而是朝廷另派户部官员全权负责此事,每年一换,如此可以直接杜绝边军和官员勾结,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!”

“这绝不是宁国公想的法子,这样一来,岂不是变相在没有战事时削弱了边军将领的兵权吗?”

“哪个将领会不想自己手底下的兵多一点?”

“说不定是宁国公急陛下之所急,忧陛下之所忧,此法算是宁府给陛下,给朝廷,迎娶公主最好的聘礼!”

一群官员顿时不吝夸奖,尤其以户部官员为首,这玩意儿一旦实行,户部往后的权威恐怕将会一跃至吏部之上。

严熠也立马反应过来。

“陛下,此法好是好,但对于官员的执行能力,以及和边军将领的协调能力有很大考验。”

“臣有两个担忧!”

“一,恐会激起边军将领不满,二,军队跑去种田,疏于训练,恐会影响战力。”

严熠担心的正是夏皇担忧的,但自他登基以来,一直心心念念削减各地藩镇兵权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。

他怎能不心动?

而且妙就妙在这折子乃是宁成武递上来的,作为大夏数一数二拥有实权的藩镇,若是带头,那其他藩镇的反抗将会小很多。

“难不成,是因为朕将夏清欢嫁给宁毅,宁成武对朕投桃报李?不对,这份奏折绝不是宁成武能想出来的。”

夏皇想到老国公,那位智勇双全的大夏镇国神柱,他不由得感叹,宁家真是能人辈出,可惜到了宁毅这一代用尽了力气。

他已经决定回去拟旨好好赏一赏宁毅那小子了。

“诸位爱卿,对于严大人所提出的疑虑,可有解决之法?”

此时高隆站了出来拱手道:“陛下,臣倒是觉得相比起其中的弊病,屯田法优势更大。”

“首先,此法可以大大缓解朝廷的压力,朝廷只需要战时给予充足的军粮和饷银即可。”

“至于诸位将士们的疑惑,臣倒是可以补充一二,将士们开垦的田地,前三年,除留够自用外,剩下的折成银两发给将士们,给朝廷上缴一二成意思一下即可。”

“毕竟,屯田法的本质不在于朝廷能从中得到多少,而是能够减轻压力。”

严熠见夏皇要一锤定音,急忙开口道:“陛下,高大人说的虽然在理,但臣还是有些担忧,毕竟向来武将不服文官,光靠户部的官员恐怕难以有些落实这屯田法。”

“吏部愿再设一屯田司,从天下征召懂农事的官员一同协助此事!”

高隆目光一凝,谁都知道这里面利益极大,按理说这本就是户部的事情,但吏部却偏偏横插一脚。

夏皇笑了笑:“严爱卿所言不无道理,那这样吧,户部主导吏部协同,诸边军将领务必配合。”

“至于战力下降一事,朕倒是有一法,那草原人都知换牧场牧牛羊,我大夏亦可学习一番,采用轮耕制,以万人为单位轮流耕种,轮流接受训练。”

此言一出,高隆虽有不甘,但他知道皇帝要的是平衡之道,最终也只好拱手道。

“陛下圣明!”

群臣也接二连三颂赞。

夏皇摆了摆手:“另外宁国公献策有方,特此奖励其耀升为一等国公,世袭罔替,另赐黄金铠甲一套,以褒其忠心!”

“吏部户部兵部,三部立刻动起来,以八百里加急传讯各地方。”

“诺!”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