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淮山道:“春生哥,我也差点认不出你了,你壮的像头牛似的,就是个大队好干部。”
三爷爷笑道:“别互相吹了,山子屋里坐,马上就好。”
“春生哥,我也不是什么客人,炖什么鸡。”
“这两年养鸡方便,粮食不够,鸡管够。”
“粮食都不够,怎么养鸡啊。”
“前几年春生走了上百里,请了个专家过来,教我们用蚯蚓养鸡,配合野菜,每个月用大蒜水、烟叶煮水喂鸡,可以防疫。”
“难怪我进村,就发现咱村的鸡多多了。”
春生端着炖鸡放到桌上,“靠山吃山,我们这里地少人多,不搞点副业都要饿死。”
“哼,为了这,公社抓了你多少次典型了,看样子,支书你是别想了。”
“支书也要听咱的。”
三爷爷拿起烟杆子就敲了他几下,骂道:“说什么胡话呢?太没有水平了,还讲不讲政策。”
春生傻笑,杨淮山笑道:“三爷爷,我在东北那疙瘩也是靠山吃山,要不是偷偷打猎,采药,早就饿死了。”
“你们两个坏小子。”
杨淮山给三爷爷和春生倒上酒,也不客气的吃起来,还拿出枸杞道:“三爷爷,后院的枸杞质量好,您和春生留着泡水喝。”
三爷爷道:“我都看见了,就不稀罕弄。你春生哥,到现在连个对象都没有,喝这个有什么用。”
杨淮山大笑。
“笑个屁,你不是也没有吗?老子是没有对象,可不是处,你小子还是个处吧。”
“老子这么帅,怎么可能。”
三爷爷看着两人菜鸡互啄,不免哈哈大笑。
酒过三巡,杨淮山问道:“春生哥,村子里的鸡蛋多吗?”
“怎么,家里缺鸡蛋,走的时候,带只鸡,再拿三十个鸡蛋。”
“不是,是我有个知青战友,在食品厂采购科干采购,他们高价收。”
“哦,收多少。村子最近的鸡蛋还真的挺多的,送到供销社一是便宜,二是也怕出事。”
“一个月可能多需要几千斤。”
“那我们没这么多,咱们村现在偷偷养鸡的多,一周可能能有个500斤,公家5毛收,贩子来了也就7毛,7毛5收。”
“这么便宜?”
“我们村偏,来的贩子少,直接去城里卖,也不敢去。”
“我回去联系联系,那边至少能够卖到1块2,一块3,要是行的话,这个生意干得过。”
“村里这边只要能卖到1块,我就让大家都卖给你。要是能长期卖,我让村民们多养鸡。”
“好,他们要是要不了,直接卖到黑市也不吃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