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那封“无字的信”送出后,沈星晚的心便一直悬在半空,既期待又忐忑。顾言的反应,比她预想的还要沉默。他没有提起那块黄杨木刻,甚至没有多看她一眼,一切仿佛从未发生。
然而,沈星晚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不同。
他工作台上,那块黄杨木刻并没有被收起来,而是就放在那个小木托旁边,与他常用的工具、墨锭并列,成了他工作区域一个固定的、沉默的存在。他绘图间歇,目光有时会无意识地掠过那木刻,指尖偶尔也会在拿起工具时,不经意地擦过那些刻痕,动作轻缓,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流连。
他的沉默,并非无视,而是一种更深沉的、正在酝酿着什么的状态。沈星晚能感觉到,他周身那种专注的气场比往日更甚,仿佛所有的感知和心力都凝聚在了某件未知的事情上。
他开始更早地起床,在晨光熹微中便已在工棚忙碌;也更晚地熄灯,深夜时分,他屋内的灯光依旧亮着,窗纸上映出他伏案或打磨的身影。但他忙碌的,并非平日承接的活计,也不是教导她的课题,而是某种私密的、不愿被打扰的创作。
沈星晚按捺住心中的好奇,没有去探问,也没有刻意靠近。她只是如常地做着自己的事,练习,看书,偶尔接手一些顾言分派下来的简单任务。但她能感觉到,两人之间那无形的纽带,因为那块木刻的存在,变得更加坚韧而微妙。
有时,她在工棚另一端练习刨削,能听到顾言那边传来极其细微、却异常稳定的雕刻声,那声音与她手下刨刀的沙沙声交织,竟有一种奇异的和谐。她知道,他正在制作着什么,用着他那近乎苛刻的标准和全部的心神。
这日傍晚,沈星晚在清理工棚角落,准备将一些细碎的木屑和废料清扫出去。在一个堆放杂物的矮架底层,她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被软布包裹的木头。好奇心驱使下,她轻轻掀开软布一角。
里面是一块尚未完成的木料,看形状,似乎是在雕刻一只鸟儿。但那雕刻手法极其古怪,并非写实,而是用一种极其抽象、写意的方式,只寥寥数刀,便勾勒出鸟儿振翅欲飞的动态和神韵,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,与她之前见过的任何雕刻风格都不同。木料是那块从山涧带回的老棘木,质地坚硬,纹理扭曲,恰好被利用来表现羽毛的层次和翅膀的力度。
这显然是顾言的手笔,而且是早期的、或许被他视为不成熟或废弃的练习之作。但这寥寥数刀间蕴含的灵气和那种挣脱束缚的生命力,却让沈星晚深深震撼。原来,在他那严谨到近乎刻板的技艺之下,还隐藏着如此澎湃不羁的艺术灵魂。
她小心地将软布盖好,将那块木料放回原处,心中对顾言的了解,又深了一层。他并非只是一部精准的造物机器,他的内心,有着更为广阔和炽热的世界。
几天后的一个清晨,沈星晚起床后,像往常一样先推开窗户透气。然而,窗棂上的一样东西,让她瞬间愣住了。
那是一个小小的、用黄杨木雕刻的物件,就悬挂在她窗户内侧一个不起眼的钉子上,随着晨风轻轻晃动。
她屏住呼吸,小心地将它取了下来。
那是一个……榫卯结构的模型。
但它并非现实中任何已知的榫卯类型。它极其小巧,只有拇指指甲盖大小,却结构精妙无比,由七八个微小的零件组成,层层相扣,形成一个极其复杂却又异常和谐的立体结构。它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,又像是一个抽象的星璇,更像是一个……独一无二的、只为她存在的谜题。
每一个零件都打磨得光滑如玉,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榫头与卯眼的结合处,严丝合缝,精准得令人惊叹。沈星晚用手指轻轻拨动其中一个微小的部件,整个结构便会发生连锁反应,其他的部件也随之产生微妙的位移和角度变化,但无论如何变化,整个结构都保持着完美的平衡与稳固,绝不会散开。
这是一个“活”的榫卯,一个只存在于想象中、却被顾言用双手完美实现的、充满奇思妙想的杰作!
更让沈星晚心跳加速的是,在这个小小结构的核心部件上,她看到了熟悉的刻痕——那起伏的线条,蜿蜒的曲线,正是她在那封“无字的信”中刻下的、代表山峦流水的抽象图案!只是被他巧妙地融入了这个榫卯结构之中,成了这个奇妙装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!
他收到了她的信。
他没有用言语回复。
他用他最擅长的方式,用木头,用榫卯,用他那沉默却无比深邃的世界,给了她一个同样无字、却重逾千钧的回应。
他将她的心意,拆解,理解,然后用自己的技艺和灵魂,重新锻造,组合,创造出了一个只属于他们两人的、独一无二的秘密宇宙。
这个小小的榫卯模型,不仅仅是一件作品,它是他读懂了她所有心事的证明,是他对她情感的接纳,更是他向她完全敞开自己那隐秘艺术世界的钥匙!
沈星晚将这个小巧玲珑、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奥秘的模型紧紧握在手心,那温润的木质感和他指尖留下的、无比精准的力道痕迹,清晰地传递过来。一股巨大的、几乎要将她淹没的狂喜和感动席卷了她,让她眼眶瞬间湿润,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。
她抬起头,望向顾言房间的方向。他的窗户开着,里面静悄悄的,他人似乎已经去了工棚。
她握紧手中的模型,深深吸了一口气,清晨凉爽的空气混合着激动的情绪,让她整个人都微微颤抖。
她知道了。
从此以后,他们之间,不再需要太多言语。
木头,榫卯,那些无字的刻痕,这精妙的模型,便是他们最好的语言。
这是独属于匠人的浪漫,沉默,却震耳欲聋。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