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极文学

极文学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穿越成废皇子: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> 第449章 破局谋变,风云渐起

第449章 破局谋变,风云渐起(1 / 2)

楚国在面对周边国家联合遏制的困境时,外交努力初见成效。与楚国素有往来的温国,其国君在楚国使者晓以利害后,率先动摇。温国地处交通要道,商业繁荣,与楚国的贸易往来曾是其经济重要支柱。自参与联合遏制后,温国的商人们怨声载道,因楚国商品的缺失,市场变得萧条。

温国国君思量再三,对楚国使者说道:“楚国与温国情谊深厚,此次联合实非本意。我愿与楚国恢复友好,退出联合行动,但希望楚国能既往不咎,重启贸易。”

楚国使者欣然应允:“温国主英明,楚国向来重情重义,只要温国退出,两国贸易即刻恢复,且楚国还将给予温国诸多通商优惠。”

温国的退出,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在联合遏制的联盟中激起层层涟漪。其他国家见状,也纷纷暗自思量自身利益。

与此同时,楚国在贸易拓展上取得了更为显着的成果。贸易使团成功抵达了遥远的瑞国。瑞国土地肥沃,资源丰富,但因地处偏远,与外界交流甚少。楚国使团带来的精美丝绸、先进的陶瓷制作工艺以及各种新奇的文化产品,让瑞国国君大开眼界。

楚国贸易使团团长向瑞国国君介绍道:“瑞国资源得天独厚,若与楚国互通有无,楚国的先进技术和丰富商品将助力瑞国发展,而瑞国的特产也能在楚国广阔市场畅销,此乃双赢之举。”

瑞国国君心动不已,当即与楚国签订了贸易协定。楚国的丝绸、茶叶等特产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瑞国,而瑞国的珍稀矿石、特色皮毛等也进入楚国市场,极大地丰富了楚国的贸易种类,缓解了贸易封锁带来的经济压力。

在国内经济自给自足方面,楚国百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。农民们开垦荒地,扩大种植面积。在楚国南部,原本因旱灾而荒芜的土地上,如今种满了耐旱的新品种农作物。政府派遣的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指导农民科学种植,推广轮作、间作等先进种植方法,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,还保护了土壤肥力。

一位老农感慨地说:“以前不懂这些,收成总是不好。现在有了专家指导,种出来的粮食又多又好,再也不怕没饭吃了。”

手工业者们也积极创新,提高生产技术。楚国的陶瓷工匠们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烧制工艺,烧制出的陶瓷更加精美耐用,在市场上供不应求。金属工匠们打造出了更为锋利的兵器和实用的农具,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,还通过新开辟的贸易路线远销他国。

然而,楚国的这些应对举措引起了联合遏制联盟中一些强硬国家的不满。悍国便是其中之一。悍国国力强盛,军事力量雄厚,一直妄图称霸周边地区。悍国国君认为楚国的发展壮大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,决心加大对楚国的遏制力度。

悍国国君召集大臣们商议:“楚国竟敢突破我们的封锁,还分化我们的联盟。若不加以严惩,日后必成大患。我们应联合其他坚定的盟友,对楚国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,彻底削弱楚国。”

于是,悍国联合了同样态度强硬的蛮国,两国秘密集结兵力,准备对楚国发动突然袭击。他们计划从楚国东西两侧边境同时进攻,让楚国首尾难顾。

楚国的探子察觉到了悍国和蛮国的异常举动,迅速将情报传回国内。楚尘得知消息后,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。

楚尘神色严峻地对将领们说:“悍国和蛮国妄图对我们发动突然袭击,我们必须严阵以待。大家根据敌军动向,提出应对策略。”

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说道:“王爷,敌军分两路进攻,意在分散我军兵力。我们可在东西边境分别设下重兵,佯装防守,实则诱敌深入。待敌军进入预设埋伏圈,再合围聚歼。同时,我们要保留一支精锐机动部队,根据战场形势,随时支援薄弱环节。”

另一位将领补充道:“此外,我们可利用外交手段,分化悍国与蛮国的联盟。蛮国与悍国虽此次联合,但两国之间也存在利益分歧。我们可派使者前往蛮国,晓以利害,动摇其参战决心。”

楚尘点头赞同:“就按二位所言,军事与外交双管齐下。军事上,务必精心部署,确保万无一失;外交上,要抓住蛮国的弱点,分化他们的联盟。”

楚国军队迅速按照计划展开部署。在东部边境,楚国军队在地势险要的山谷两侧设下埋伏,士兵们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,等待敌军到来。在西部边境,同样布置了重重陷阱和伏兵。同时,楚国的精锐机动部队在国内秘密集结,随时准备奔赴战场。

楚国的外交使者也火速前往蛮国。使者见到蛮国国君后,说道:“蛮国主,悍国野心勃勃,妄图称霸。此次联合进攻楚国,不过是想利用蛮国为其卖命。楚国实力雄厚,即便悍国与蛮国联合,也未必能取胜。若蛮国参战,一旦失败,必将元气大伤,而悍国却可能坐收渔利。相反,若蛮国此时退出,楚国愿与蛮国交好,给予诸多通商优惠,保障蛮国利益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蛮国国君听后,心中开始动摇。他深知悍国的野心,也担心与楚国开战失败的后果。但他又惧怕悍国的报复,一时犹豫不决。

而悍国方面,并未察觉到蛮国国君的动摇,依旧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战争。悍国军队士气高昂,自恃兵力强盛,认为此次定能一举击败楚国。

“楚国这次插翅难逃,待我们攻下楚国,金银财宝、土地城池皆归我们所有!” 悍国将领们在军中鼓舞士气。

在楚国紧锣密鼓地筹备应对悍国和蛮国的联合进攻时,边境局势愈发紧张。悍国军队率先行动,其先锋部队如潮水般涌向楚国东部边境。他们士气高昂,一路烧杀抢掠,妄图以强大的气势震慑楚国军队。

楚国东部边境守军按照既定策略,佯装不敌,节节败退,引诱悍国军队深入。悍国将领见楚国军队如此不堪一击,得意忘形,下令全军加速推进。

“楚国军队不过如此,给我追,直捣他们的腹地!” 悍国将领挥舞着长刀,大声呼喊。

当悍国军队深入楚国境内,进入预设的山谷埋伏圈时,楚国军队一声令下,顿时喊杀声四起。山谷两侧的伏兵如猛虎下山般杀出,箭矢、石块如雨点般射向悍国军队。悍国军队顿时陷入混乱,死伤惨重。

“不好,我们中埋伏了!快撤退!” 悍国将领惊恐地喊道。然而,退路已被楚国军队截断,他们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。

与此同时,蛮国军队也向着楚国西部边境进发。蛮国国君虽因楚国使者的劝说而心生犹豫,但在悍国的不断催促下,还是决定先按计划行动,观察战局再做定夺。

楚国西部边境守军同样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,将蛮国军队引入了布满陷阱和伏兵的区域。蛮国军队前进途中,不断有士兵落入陷阱,被竹签刺伤。正当他们慌乱之际,楚国伏兵发动攻击,蛮国军队阵脚大乱。

蛮国将领急忙组织抵抗,同时派人向蛮国国君汇报情况:“国君,我们中了楚国的埋伏,损失惨重,请求指示!”

蛮国国君得知消息后,更加犹豫不决。此时,楚国使者再次求见,对蛮国国君说道:“蛮国主,您看,楚国早有防备,悍国却让您的军队陷入如此险境。若继续与楚国为敌,蛮国必将遭受更大损失。楚国真心希望与蛮国交好,只要您现在撤军,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。”

蛮国国君权衡利弊,终于下定决心,下令撤军:“罢了,不能再为悍国卖命。撤军回国,与楚国修好。”

蛮国军队接到撤军命令后,迅速脱离战场,朝着蛮国方向撤退。楚国西部边境守军并未追击,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东部战场。

此时,东部战场上的悍国军队仍在拼死挣扎。他们试图突破楚国军队的包围圈,但楚国军队防守严密,一次次将他们击退。

悍国将领见突围无望,心中充满了绝望。但他仍不甘心失败,组织了最后的敢死队,妄图孤注一掷,杀出一条血路。

“弟兄们,生死在此一搏,跟我冲出去!” 悍国将领挥舞着染血的长刀,带领敢死队向楚国军队发起了疯狂的冲击。

楚国军队毫不畏惧,以密集的箭雨和长枪阵迎击。悍国敢死队在楚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,纷纷倒下,几乎全军覆没。

悍国将领也身负重伤,被楚国军队俘虏。楚国军队大获全胜,成功击退了悍国的进攻。

“你们的抵抗毫无意义,楚国的实力不是你们能抗衡的。” 楚国将领对被俘的悍国将领说道。

热门推荐